载入图片

涉重危废资源化生物沥浸-循环富集成套设备

成果编号
38969
完成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
完成时间
2023年
成熟程度
小批量生产阶段
价格
面议
服务产业领域
能源环保
单位类别
985系统院所、211系统院所
关注
科技计划 成果形式
新技术
合作方式 参加活动
技术转让
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
专利情况
未申请专利

成果简介

综合介绍
基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沥浸和循环富集成套设备,大幅提高了微生物浓度,较之常规的生物冶金/生物沥浸其效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浸提时间由5-10天缩短至6-24小时。通过专利技术-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沥液的再生循环和金属的循环富集,不但解决了危废中金属含量低、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显著减少了废水的产生和培养液的消耗。该技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实现金属的浸提和富集,无需消耗强酸和双氧水等危险化学品,设备无需过度防腐,无需庞大的酸雾处理系统,设备投入低、运行安全。该技术属平台技术,对于各种材料源危废(废旧电池、失效催化剂、电子线路板)和工业源危废(电镀污泥、酸洗污泥、冶炼废渣)均可实现金属浸提和富集。该技术尤其对于火法和湿法过程产生的低含量烟灰、炉灰、浸出渣都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可同步实现有价金属最大程度回收和残渣脱毒脱帽。
每处理一吨涉重危废的经济收益为3000元,成本约为1000元,同时节省了4000元每吨的涉重危废处置费用,如果每年处理3000吨涉重危废,毛收益为800万,可节约处置费1200万。
从涉重危废中回收有价金属,去除有毒金属,使涉重危废脱毒脱帽,不仅避免了金属资源的浪费,也避免了重金属的环境污染。
创新要点
基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沥浸和循环富集成套设备,大幅提高了微生物浓度,较之常规的生物冶金/生物沥浸其效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浸提时间由5-10天缩短至6-24小时。通过专利技术-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沥液的再生循环和金属的循环富集,不但解决了危废中金属含量低、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显著减少了废水的产生和培养液的消耗。该技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实现金属的浸提和富集,无需消耗强酸和双氧水等危险化学品,设备无需过度防腐,无需庞大的酸雾处理系统,设备投入低、运行安全。该技术属平台技术,对于各种材料源危废(废旧电池、失效催化剂、电子线路板)和工业源危废(电镀污泥、酸洗污泥、冶炼废渣)均可实现金属浸提和富集。该技术尤其对于火法和湿法过程产生的低含量烟灰、炉灰、浸出渣都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可同步实现有价金属最大程度回收和残渣脱毒脱帽。
每处理一吨涉重危废的经济收益为3000元,成本约为1000元,同时节省了4000元每吨的涉重危废处置费用,如果每年处理3000吨涉重危废,毛收益为800万,可节约处置费1200万。
从涉重危废中回收有价金属,去除有毒金属,使涉重危废脱毒脱帽,不仅避免了金属资源的浪费,也避免了重金属的环境污染。
技术指标
基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沥浸和循环富集成套设备,大幅提高了微生物浓度,较之常规的生物冶金/生物沥浸其效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浸提时间由5-10天缩短至6-24小时。通过专利技术-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沥液的再生循环和金属的循环富集,不但解决了危废中金属含量低、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显著减少了废水的产生和培养液的消耗。该技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实现金属的浸提和富集,无需消耗强酸和双氧水等危险化学品,设备无需过度防腐,无需庞大的酸雾处理系统,设备投入低、运行安全。该技术属平台技术,对于各种材料源危废(废旧电池、失效催化剂、电子线路板)和工业源危废(电镀污泥、酸洗污泥、冶炼废渣)均可实现金属浸提和富集。该技术尤其对于火法和湿法过程产生的低含量烟灰、炉灰、浸出渣都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可同步实现有价金属最大程度回收和残渣脱毒脱帽。
每处理一吨涉重危废的经济收益为3000元,成本约为1000元,同时节省了4000元每吨的涉重危废处置费用,如果每年处理3000吨涉重危废,毛收益为800万,可节约处置费1200万。
从涉重危废中回收有价金属,去除有毒金属,使涉重危废脱毒脱帽,不仅避免了金属资源的浪费,也避免了重金属的环境污染。
其他说明

                                    

完成人信息

姓名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人信息

姓名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