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图片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结构健康监测/检测系统

成果编号
18560
完成单位
清华大学
完成时间
2017年
成熟程度
小批量生产阶段
价格
面议
服务产业领域
电子信息
单位类别
211系统院所、中国科学院系统院所
关注
科技计划 成果形式
合作方式 参加活动
技术开发
专利情况
未申请专利

成果简介

综合介绍
本项目由清华大学、无锡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本项目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的时间同步、低功耗、智能算法、振弦动态采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若干国际领先的成果。本项目还研究了基于云平台进行监测数据处理、分析和使用的方法。 作为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基于动态特性的结构分析算法的不断完善,使得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低成本结构监测成为可能。 本项目具有多项国际国内领先技术,开发了一系列高精度、高敏度、高智能、低功耗、低延时、长寿命的结构监测用传感器。其中包括无线传感器时间同步技术,时间同步精度为10微秒量级,远高于结构安全高级分析所需的1毫秒量级精度,有效确保数据分析质量;极低功耗传感技术,综合运用低功耗设计、智能休眠机制、电池电源管理等方法,实现最佳100uA@3V的低功耗,令传感器和采集仪的工作寿命可延长至5到8年,大幅降低维护难度及成本;突破性的动态振弦采样技术,通过同步激励和高级信号处理技术,突破振弦类传感器的原理局限,实现最高100Hz的动态振弦采样;智能算法技术,令传感器和采集仪在传输原始感测数据的基础上,增加对数据包含信息的识别及分析提取智能,可提升有效数据、关键数据或预警数据的分拣效率、准确率,减少无效数据、过度冗余数据的传输,具备异常或紧急条件下的独立工作能力,可帮助用户在必要时形成基于分布式智能的结构安全监测。 在云服务方面,传感云平台能够高效地通过云计算管理大量各种类型传感器,快速汇集传感数据,快速进行专业数据分析,并随时随地随需提供重要分析结论的服务性平台,可免除数据分析平台的重复开发和建设。传感云平台主要提供:云采集,在云端汇聚各种传感数据,突破传感器及其硬件平台兼容限制;云图表,在云端提供各种实时图表,快速掌握监测动态;云预警,在云端设置各种多级预警值,实现实时预警监测和多级报警;云分析,在云端自动进行多种专业分析,快速提供易懂易用的分析结论。 无线传感网技术的采用降低了现场监测网络的实施和运维成本(实施成本仅为现有有线监测技术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安装和部署时间不到有线监测技术的二分之一);云服务平台的采用降低了用户的硬件设备投资和运维成本,使得更多的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结构评估以及信息化管理。无线传感网技术以及传感云服务的整合运用,使得本项目在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管理上有更广阔的推广应用空间。
创新要点

                                    
技术指标
本项目在泉州湾跨海大桥、安徽铜陵长江大桥、嘉绍大桥、西双版纳澜沧江大桥、四渡河大桥、山东樵岭前特大桥、刘江黄河特大桥、无锡蓉湖大桥、无锡开源大桥、南通如泰大桥、南通新江海河大桥,以及刚果(布)布拉柴维尔沿河大道斜拉桥等共20余座大型桥梁上进行了验证,可在不降低传感精度、测点规模和数据准确性等前提下,综合降低50%以上的建设和运维成本,减少70%左右的建设时间,延长200%-300%的传感器寿命,对传统的、基于有线方式的监测系统具较为明显的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本项目实现精度自适应的时间同步。同步精度10μs,收敛速度快于传统方式100%以上,精度可调可自适应;本项目研发的传感器平均功耗低至100μA(3V时),比现有同类传感器工作寿命提高2-3倍;实现振弦类传感器动态采样。采样率5-100Hz,频率信号精度0.1Hz-0.4Hz;实现基于功率谱峰值突出预处理的索力算法。基频解算精度0.1%-1%FS。
其他说明

                                    

完成人信息

姓名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人信息

姓名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所在部门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称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邮编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通讯地址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