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载入图片

蒋敬庭 [专家]

所在单位
苏州大学
职称
教授
产业领域
生物技术与医药
研究方向
肿瘤免疫治疗
关注
出生年月 1964-09 性别
毕业院校 苏州大学 学位 博士
职称 教授 职称级别
职务 科主任 工作部门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工作单位 苏州大学 专家类别 技术专家
所在地区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 邮政编码
详细地址 局前街185号
单位性质 其他院所
主要服务产业领域 生物技术与医药
研究方向 肿瘤免疫治疗
依托研究平台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苏州大学
推荐专家情况 已获得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专利号:ZL201110231053.0/ZL201220617241.7/ZL201320063257.2)、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第二层次)
简述主要科研
能力、成绩与成果
以肿瘤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实验研究为基础,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及疾病进展进行研究,构建肿瘤免疫治疗的技术平台,促进了患者的免疫功能重建,开创了肿瘤联合免疫治疗的全新模式。以肿瘤免疫治疗为特色和发展方向: 优化传统细胞治疗临床研究方案和提高细胞治疗效能与特异性,包括CIK、DC-CIK、TIL、NK细胞、DC疫苗等;ACTL靶向性抗肿瘤免疫和基因工程改造/激活效应细胞;肿瘤免疫生物学临床治疗疗效及优化联合治疗方案;构建射频消融联合PD-1免疫卡控点干预的创新治疗平台;CAR-T、TCR-T细胞治疗技术的研发及临床研究。根据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全身状况及其肿瘤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研究,为肿瘤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的方法,对经个体化治疗后长期生存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总结,确立肿瘤精准免疫治疗的新模式。近五年来,主持与参与国家支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各级科研项目21项,获得省市级奖项8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51篇,其中发表在CCR、Oncotarget、JBC等SCI系列杂志71篇,中华级收录31篇,国家专利12项,注册商标1枚,相关技术在省内外11家单位推广应用。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大会主题报告。瑞典LUND大学访问学者,长期担任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专家,任国家火炬计划专家,科技部精准医学研究重点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兼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中国转化医学与生物技术创新联盟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委员、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委和兼任《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Clinical Oncology and Cancer Research》、《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临床检验杂志》和《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等常务编委。
简述主要咨询专长
与案例
(一)、免疫卡控点分子PD-L1、B7-H3、B7-H4、B7-H6、CTLA-4、LAG-3等在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负性调控作用。我们检测食管癌、卵巢癌、胃癌等组织或血清样本中上述免疫卡控点分子的表达差异,证实其与浸润免疫细胞的数量及功能、肿瘤侵袭转移、肿瘤临床分期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对免疫卡控点分子进行检测及监测,有助于肿瘤患者预后判断、免疫治疗疗效评估,可作为肿瘤精准免疫治疗的重要筛选指标。
(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是一类新型抗肿瘤效应细胞,以其杀伤活力高、疗效好、副作用小而成为目前肿瘤生物治疗主要手段。CIK细胞群体中的I型免疫细胞,特别是CD8+T细胞及CD3+CD56+细胞,是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其数量及功能直接影响细胞治疗的效果。我们成功构建应用辅助化学治疗联合CIK细胞治疗的肿瘤综合治疗模式,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使广大肿瘤患者受益。
(三)、细胞免疫治疗的评价体系是目前临床工作关注的重点,本项目中我们提出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反应评价的新体系,包括:CR,在间隔不少于4周的两次连续的观察点均证实所有病灶消失;PR,在至少间隔4周的两次连续的观察点均证实总肿瘤负荷较基线肿瘤负荷下降50[%]及以上;SD,在两次连续的观察点证实总肿瘤负荷较基线肿瘤负荷下降不足50[%],或增加25[%];PD,在至少间隔4周的两次连续观察点的任一时间检测到总肿瘤负荷较基线肿瘤负荷增加至少25[%],以及结合肿瘤组织中免疫卡控点分子的检测及监测、影像学检查、细胞免疫功能监测、细胞因子监测的综合评价体系。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号码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子邮箱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号码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